看孩子

标题: 莲雾 [打印本页]

作者: admin    时间: 2015-8-4 16:24
标题: 莲雾



莲雾

莲雾(学名:Syzygium samarangense),又名洋蒲桃、紫蒲桃、水蒲桃、水石榴、天桃、辇雾、爪哇浦桃、琏雾,桃金娘科,原产印度、马来西亚,尤以爪哇栽培的最为著名,故又有“爪哇蒲桃”之称。在海南莲雾被称为“点不”,也称为“扑通”,因为经常从树上掉下来扑通一声响,有些海南人只认识“点不”,却不知道莲雾为何物,在广东它也被称做“棉花果”,潮汕地区称为“莲雾“。台湾的莲雾是17世纪由荷兰人引进台湾,台湾屏东是最有名的产地,是一种主要生长于热带的水果。随着科学昌明,莲雾除了原来的红色和绿色以外,还有新品种的暗红色莲雾。在马来西亚称为“水翁”,马来西亚人一般是切开后沾酸梅粉(话梅粉)吃。

果实顶端扁平,下垂状表面有蜡质的光泽。果肉呈海绵质,略有苹果香味。莲雾的种类很多,果色鲜艳,有的呈青绿色,有的呈粉红色,还有的呈大红色。莲雾的果实中含有蛋白质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及钙、磷、钾等矿物质,适合治清热利尿和安神,对咳嗽、哮喘也有效果。中国台湾、福建,广东及广西有栽培,果实可供食用。

形态特征

莲雾属于乔木,高12m。嫩枝压扁。叶对生,叶柄极短,长不过4mm,有时近于无柄;叶片薄革质,椭圆形至长圆形,长10-22cm,宽6-8cm,先端钝或稍尖,基部变狭,圆形或微心形,上面干后变黄褐色,下面多细小腺点,侧脉14-19对,以45度开角斜行向上,离边缘5mm处互相结合成边脉,另在靠近边脉1.5mm处有1条附加边脉,侧脉间相隔6-10毫米,有明显网脉。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,长5-6cm,有花数朵;花白色,花梗长约5毫米;萼管倒圆锥形,长7-8毫米,宽6-7毫米,萼齿,半圆形,长4毫米,宽加倍;雄蕊极多,长约1.5cm,花柱长2.5-3cm。果实梨形或圆锥形,肉质,洋红色,发亮,长4-5cm,先端凹陷,有宿存的肉质萼片。种子为1颗。花期5-6,果熟7-8月。

品种分类

莲雾自南洋引进台湾后,由政府辅导及农民自行改良,已产生许多品种。

深(大)红色种

深红色种莲雾。

俗称:本地种莲雾。

色泽:深红色。

果状:果形小,倒扁圆锥形,有长有短,平均果长约4.4厘米,果色深红色,果肉白色带淡红色,甜味低,稍带涩味,中空,颜色十分鲜艳,耐贮藏,糖度约6.4Brix,一般平均果重约44公克。

简介:在台湾栽培历史最久,果型最小,颜色鲜丽,可惜稍带涩味,甜度最低,是台湾早期的莲雾。

产地:台湾。

产期:北部7-9月;南部5-7月。

粉红色种

俗称:南洋种莲雾。

色泽:深红色。

果状:果形大,圆锥形,果皮粉红色至暗红色,水份高味清甜,平均果长约6.7厘米,果顶宽约6.4厘米,纵经与横径相近,糖度约10-14°Brix,最高可达18Brix,平均果重约90~150公克。

简介:早期自南洋引进,为目前台湾栽培最多,即俗称“黑珍珠”,最具经济价值的栽培品种。

产地:屏东县、嘉义县。

产期:北部7-9月;南部5-7月;经产期调节:屏东县:12-7月。

黑珍珠莲雾

屏东县改良品种,1961年林边乡农民开始于崎峰村沿海一带种植莲雾,因当地地质盐份含量高,外加海上吹来南风,“台湾俗谚:南风透莲雾著甜”,虽然所生出来的莲雾果实小,但因色泽暗红,反光看起来像发亮的珍珠,且风味极甜且不酸,糖度高于12°Brix,故称之“黑珍珠”。

产地:主要产区分布于屏东县林边乡、枋寮乡、枋山乡、佳冬乡、南州乡、麟洛乡;嘉义县梅山乡。

种苗信息:广西诺绮果苗最先引入黑珍珠莲雾,经过多年的培育发展已建成了大规模的嫁接苗种园。

黑钻石莲雾

由高雄市六龟区果农以“疏果”及“套袋技术”,培育出果实特大、果色深红带光泽、水分多、清甜爽口的莲雾,称之“黑钻石”。

产地:高雄市六龟区、广西钦州。

嫁接苗信息:广西诺绮果苗培育种植有嫁接苗。

黑金刚莲雾

由黑珍珠莲雾改良,培育出果实大,为与高雄市六龟区“黑钻石”区隔,称之“黑金刚”。

产地:屏东县林边乡、南州乡、广西钦州。

种苗信息:诺绮果苗培育出嫁接种苗,种苗经验丰富。

白色种

●俗称:白莲雾、白壳仔莲雾、新市仔莲雾、翡翠莲雾。

色泽:乳白色或清白色。

果状:果形小,长倒圆锥形或长钟形,果肉乳白色,具清香略带酸味,果长约5.0厘米,果顶宽约4.4厘米,近果柄一端稍长,糖度约12Brix,平均果重约34公克。

简介:果型细小,产量较低,栽培不多。

产地:台南市新市区。

产期:南部5-7月。

青绿色种

●俗称:二十世纪莲雾、绿壳仔莲雾、香果莲雾、凸脐莲雾。

色泽:青绿色带光泽及腊质。

果状:果形大,扁圆形,具特殊香气,果约5.1厘米,果顶宽约5.4厘米,近果柄一端稍窄,果顶微凸,故又被称为“凸脐莲雾”,糖度约8.8Brix,平均果重59公克。

简介:果形似芭乐,因果肉薄、形色不佳,易落果,易长徒长枝,故栽培不多。

产地:高雄市。

产期:5-7月。

大果种

色泽:深红色至暗深红色。

果状:平整型或圆锥型,果皮具有明显隆纹,成熟时果脐4片果萼片小且分离,果肉密实,且海绵体组织及果腔均小,果长约6.9厘米,近果脐处之果宽约7.6厘米,果脐平或微凸,果宽常大于果长,糖度约12-13Brix,平均果重约160公克。

简介:果形较南洋种大,因具果形大、色泽佳等特性,栽培面积增加。

产期:12-5月。

马六甲种(Malacca)

色泽:呈乳白色。

果状:扁钟形,果形中小,果长约4.9厘米,果顶宽约5.4厘米,纵径较横径短,果皮表面上有明显隆纹,糖度约5~6Brix,平均果重约55.7公克。

简介:开花期短,果实水分含量高,经济栽培较少。

产地:台南市新市区。

泰国红宝石(Thub Thim Chan)

色泽:深红色至暗红色

果状:果肉扎实、海绵体较少,脆而多汁,果长约10.1厘米,果宽约6.2厘米,糖度因部位而异,果梗约10~12°Brix,果漥部12~14°Brix,单果重约130~250公克。

简介:2000年自泰国引进,市售的“子弹莲雾”即此品种。

子弹莲雾

色泽暗红,外型酷似子弹因而得名,又名导弹莲雾,果肉有红色晕开的感觉,味甜但稍涩。不是全白色,产量少,价格高。

紫钻莲雾

由云林县古坑乡何姓果农试种培育出。

产地:云林县古坑乡;屏东县。

产期:云林县产期6~10月,屏东县产期9~4月。

印尼本地种

俗称:甘蔗莲雾。

色泽:深红色。

简介:因果型稍长,形状特别所称。

印尼大果种

色泽:隆起部呈红色,平面部呈黄绿或绿色。

果状:果面且纹沟,果漥部有红斑并深且大,果柄端圆尖,肉质脆而多汁,海绵体少,果肉呈水浸状,清甜味芬芳,具莲雾特有之味道,成熟度高,无酸无涩,果长约12厘米,果宽约8.6厘米,果重约180~450公克。

简介:2001年自印尼引进,由于果形大如成人巴掌大小,故有“巴掌莲雾”之称,又因具蒲桃香气,又称“香水莲雾”。

产期:6~10月。

帝王大莲雾

由云林县古坑乡何姓果农试种培育出。

产地:云林县古坑乡;屏东县。

产期:云林县产期6~10月,屏东县产期9~4月。

淡粉红色种

俗称:斗笠莲雾。

色泽:淡粉红色

果状:果长平均约4.3厘米,果顶宽约4.7厘米,纵径比横径短,俗称“斗笠莲雾”,内常含种子1~2粒.为中熟品种,糖度约7Brix,平均每果重约38公克。

简介:因形色不佳,甚无经济栽培价。

3、生长习性

莲雾成年树高3米,周年常绿,多次抽枝,多次开花结果,生长量大,结果也多。正常3~5月开花,5~7月果熟。通过特殊处理能调节花期,使果熟期提早到12月至次年4月。在华南地区,3-4月份开1次花,5-6月果实成熟,7月下旬开2次花,8-9月果实成熟,12月份还有开花结果。一般果重70-80克。在台湾省莲雾栽培多实行产期调节,每年4-6次开花结果,一般亩产5000公斤。

莲雾喜温怕寒,最适生长温度25~30℃。[2] 冬季无霜害;7°C时花蕾、幼果即遭寒害而脱落;10°C时接近采收的果实也会受害脱落。

莲雾对水分要求高,而对不同土壤条件适应力强。莲雾喜好湿润的土壤,周年均需有充足的水分供应。凡水边的莲雾,生长必壮,且耐痨性也强,经常受浸的地区也正常生长,开花结果。与此同时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,砂土、黏土、红壤和微酸或碱性土壤均能种植。经济栽培以灌溉条件较好的微碱性黏质壤土为佳。

冬春果大而脆,水分少,糖分高,肉厚,无种子(四月中下旬以后开花其果才有种子),若冬春发果期间树萌发多量新梢,对果实品质不利,应抑制其萌发。

莲雾果不耐贮藏,一般室温下只能贮存一周,采收包装后宜立即送往市场出售。

地理分布

原产地为马来西亚及印度,17世纪引入中国台湾,20世纪30年代后海南、广东、广西、福建和云南先后引种栽培,但栽培量仍然较少。

莲雾在台湾栽培历史颇为悠久,早在17世纪就由荷兰人自爪哇引入。主要分布在宜兰、彰化、台南、屏东等地,而宝岛最好的莲雾产自最南端的县份——屏东。在台湾莲雾栽培面积达13.35万亩,每亩产量达894.1千克。由于品种及栽培技术的研究突破,莲雾产期提早并提高品质,现被视为消暑佳果,在台湾20多种主要重要经济果树中名列第6、7位。






欢迎光临 看孩子 (http://52kids.com.cn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2